EN

双碳政策“1+N”热点,从碳中和起源聊到产品碳足迹核算|碳+Workshop回顾

碳中和产品碳减排碳管理

10月27日下午,碳阻迹推出的 碳+Workshop 分享会首期活动成功举办,嘉宾与线上线下观众展开热情互动交流。

01_1731662966847738.webp

在首期活动中,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的杨秀老师为我们开场分享,尤其介绍了近期刚刚发布的双碳“1+N”政策背景和指导方向,让我们看到中国在双碳问题上的态度和决心。然后是碳阻迹的嘉宾分享了产品碳足迹的应用与案例,并介绍通过碳云SaaS如何助力产品碳足迹核算。

以下是本次分享活动的精彩回顾。


碳中和的国际背景与中国行动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杨秀

碳中和从何而来?和气候变化有怎样的关系?

据统计,自2000年至2019年,全球共记录发生了7348起自然灾害事件,受灾人口高达40亿,造成123万人死亡,带来2.97万亿美元经济损失。2021年欧洲、河南洪涝灾害,北美高温极端天气,均造成几百人死亡,带来几千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2020年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温1.2℃。人类活动影响已造成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大气圈、海洋、冰冻圈和生物圈发生了广泛而迅速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共同面临的危机。

2016年,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巴黎协定》提出,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02_1731663077639729.png

为应对气候变化,各个国家、组织和企业纷纷提出碳中和目标:

欧盟发起绿色新政,不仅是气候变化战略,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战略

截至2020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承诺

截至2021年2月全球约110家企业宣布净零排放目标


根据联合国气候雄心网站联盟(Climate Ambition Alliance: Net Zero 2050)的统计,截至2021年4月16日,全球已有191个国家、243个地区、1174家投资者、10748个城市、1985个组织、5031家企业加入该联盟。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8%。我们现有的技术手段远远无法满足巨大的碳减排需求,到2050年想要完成的碳减排量仍有一半需要依赖技术创新和突破才能实现,这也将倒逼我们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03_1731663122518346.webp

自2020年9月22日,中国首次提出要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要坚定地走向碳中和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随着近期,中央先后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最高指导文件的出台,这是对我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路线做出进一步指导和要求。

04_1731663140434495.png

中国的碳减排过程,从峰值到碳中和的时间仅为欧洲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挑战是艰巨的。而要真正实现碳中和,还需要深入到产业转型中去。从供给侧全面改革,从碳减排到清洁能源的替代,在需求侧上,需要在交通、建筑等高排放行业上尽快节能、减排和增效。

为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共同的、长期、深层次生存与发展挑战,全球达成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将带来经济、社会、能源、技术的深远转型,也将重塑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已提出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宣示,将其作为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将参与到这场碳中和的变革中来。


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实践与案例

碳阻迹 欧阳成

碳足迹,起源于哥伦比亚大学提出的生态足迹的概念 ,逐步发展成为我们如今讨论碳管理的核心话题。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指对某一产品或活动在生命周期内直接及间接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为单位。

自1996年概念诞生以来,其内涵逐步明确、发展、并形成了相应标准,今天国际上最通用的是由2013年发布、2018年修订后的 ISO 14064 标准。

05_1731663175328167.png

产品碳足迹,一般指某个产品从原材料获取阶段到生产、分销、使用和废弃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分析,可以反映产品整个阶段的耗能情况和环境友好程度。

06_1731663188864815.png

企业可将其产品的碳足迹以贴上“碳标签” 的方式告知消费者,从而简明地向消费者传达产品的环境影响信息,引导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行为。

2007 年3 月,英国推出全球第一批标示碳标签的产品,包括洋薯片、奶昔、洗发水等消费类产品。

可以说,产品碳足迹评价目前已成为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

07_1731663205780234.png

产品碳足迹是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核算,如果产品能再次回收利用,将实现一定效果的碳减排。我们鼓励企业从环保角度考虑,能对某些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例如碳阻迹团队的文化衫,就是通过塑料瓶回收、加工再利用制造而成的。


8个塑料瓶 = 一件短袖T恤

这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吗!

08_1731663222705636.png

除了可以对某个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也可以针对某个场景进行碳减排核算。大众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场景的碳减排量,甚至能参与到碳减排行动中来。


如碳阻迹为二手回收平台飞蚂蚁提供的测算:

回收 1kg 衣服 = 5.35kg 碳减排量

回收 1本书 = 0.84kg 碳减排量

回收 1台家电 = 13.27kg 碳减排量

09_1731663254960227.png


碳云SaaS助力产品碳足迹管理

碳阻迹 杨富城

碳云是碳阻迹推出的一站式碳管理SaaS平台。

以多年积累的超过10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为基础,以调研与合作的上千家企业案例为样本,充分结合我国各大企业实际碳管理需求,在配合深度咨询服务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的智能化、产品化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10_1731663281683449.png

产品碳足迹软件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表现企业所生产或销售产品的碳排放。系统以超十万条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为基础,可以帮助企业科学、准确、便捷地计算出具体的碳足迹和碳减排信息,并自动生成报告。

11_1731663293863755.png

目前碳阻迹使用的产品碳足迹1.0版本,我们希望能解决企业不会计算的问题,从无到有帮助企业建立产品的碳排放数据样本;

而正在开发即将上线的2.0版本,将极大程度地解决计算效率问题,帮更多企业核算更大范围的产品量级;

而未来我们希望,通过碳云SaaS平台,能真正帮助企业核算出每一个产品的碳足迹。

12_1731663312621758.png

正如碳阻迹的愿景:让每个产品都有碳足迹。

预约碳管理专家

留下您的信息和需求,我们的碳管理专家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

获取验证码
400-80-14067
mail@carbonstop.com
北京市大兴区旧宫住总万科写字楼B座10层
碳阻迹公众号
碳阻迹订阅号
碳阻迹小助手
低碳英雄
权威背书: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37717号
京ICP备11035662号-15
Copyright 2011-2025 版权所有:碳阻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